儿童听力测定是非常困难的:儿童(有时伴随其他残疾)不能告诉你他(她)听到了什么。因此儿童听力测定不能凭单一测量结果,必须有多种测量结果互相验证,以提高验配精度。
中耳声导抗测试
通过对鼓膜外侧声能传递过程变化的测量,了解中耳功能状态。
可以诊断中耳是否存在病变;粗略鉴别不同的中耳病变。
耳声发射(OAE)
耳声发射是一种产生于耳蜗,经听骨链及鼓膜传导释放入外耳道的音频能量。反映耳蜗有主动生产声音能量的功能。
评价耳蜗功能的重要测试,也是听力筛查的重要手段,但并非诊断手段,“未通过”OAE不一定有听损伤,应列为高危因素。
听性脑干反应(ABR)
主要反映听神经和脑干听觉通路的诱发电位活动。结果改变对病变定位诊断提供依据。用于鉴别耳蜗和蜗后病变。
ABR的反应阈主要与高频2~4KHz听阈相对应;ABR并不能代表真实的听力,反应阈和行为阈有20dB左右的差值。
40Hz诱发反应
测试中使用500Hz的短纯音作为刺激声,因此反映低频的听功能状态。反应阈接近低频听阈,成年人的差值可在10 dB 以内。
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
可同时对双耳的8个频率进行测试,节省了时间。结果的判定由计算机识别,更具有客观性。通过预设程序,可以直接将客观测试结果转换成听力图。
行为测听(BOA/VRA/PA/PTA)
一、0—6月BOA
行为观察测听 6个月以下小婴儿的行为测听主要是应用不附加强化条件的行为观察测听,为一种被动的方法,即观察受试儿与声刺激一致的反射性行为反应。此法虽不能定量,且对较大婴儿由于可产生适应性,而失去兴趣,难于获得准确恒定的反应结果,但对不能采用强化条件刺激的小婴儿仍是唯一的一种行为测听方法。
试验由两个测试者进行。小儿坐于母亲腿上,一测试者面对小儿引逗其注意力,另一测试者在小儿背后,其视线看不到处,于距耳1m处给声响,可用不同发声物体,如玩具声,或以口发出“SS'’声作为声信号,先一侧,后另侧,观察小儿有无转头寻找声源的定位反应。
二、6月-2岁VRA
视觉强化测听,即应用视觉刺激来强化对声刺激的反应,声刺激由扬声器给予,小儿坐在母亲腿上,面对两扬声器之间,扬声器上置可发光或活动的玩具(在小儿周边视野之内)开始时,同时给予声和光刺激,如小儿有反应,经几次条件训练后,改为先给声刺激,而视刺激延迟至小儿对声刺激产生反应转向扬声器时再给予,目的在于通过视觉刺激强化对声刺激引起的转头或定向反应。
三、2—6岁PA
游戏测听 游戏测听为教小儿在听到声音后完成一个动作,从而对小儿进行听敏度测试。检查者可选择一个适合小儿运动系统发育和小儿认为有兴趣的反应行为,此法常是对2岁半以上的婴幼儿获得听阈的最可靠方法,可通过声场或耳机进行,可根据此原理设计多种测试方法,经典的方法有古典式和配景箱法。
1.古典式游戏测听 方法为利用纯音听力计,给受试儿戴好耳机,在受试儿面前放置一串珠式或套环状玩具,或置一盘塑料小球,嘱小儿于每次听到声音后,即拔动一个串珠,或套上一环,或拣出一小球,为保持小儿兴趣应注意给予较多不同色彩的球、珠、或环等。
2.配景箱测试法 应用纯音听力计和一特制观景箱,箱上设有信号灯、观看窗口、箱内照明开关。测试时,让小儿戴好耳机,坐于箱前,当声信号发出1—2秒时,箱上信号灯亮,此时教小儿按压箱内照明开关,受试儿即可通过观看窗口看到箱内的活动玩具景象。经过1、2次训练后,改为只给声,而箱上信号灯不亮,观察小儿是否会为了试图观察箱内景物而有按压箱内照明开关的反应。反复连续进行,并逐步降低声信号强度至反应阈值,从而可了解小儿的听觉能力。如小儿不是按照给声要求而任意地按压照明开关,则检查者不予接通线路,使小儿不能观察到箱内的景象。
四、3岁以上PTA
纯音听力计测试 纯音听力计测试可详细了解受试者各测试音频的听阈,并对耳聋性质作出初步诊断,但需受检查者主动配合才能得出可靠结果,故可适合于3岁以上听力损失较轻且智力发育正常的小儿。
测试前应先戴好耳机,并耐心向其解释:当听到声音存在时迅速将手举起,声音消失时,迅速将手放下。测试正式开始前应多次训练受试儿,至其理解为止。测试过程中,对小儿的合作及正确反应时时给予表扬鼓励,以保持小儿对反应的积极性。
言语测听
对小儿行言语测试受许多因素限制,如年龄影响、言语发育不成熟、理解力差、甚或存在言语疾病,使对小儿不能采用复诵测试词汇的方法,特别是听力障碍儿,其言语发育更滞后于正常儿,且在试验方法及判断标准上均无标准化的依据。对小儿进行言语听力测试主要是应用言语信号附加强化条件,或对其熟悉的物件命名的方法,根据反应情况,降低信号强度,以估测小儿的言语听敏度。